今天是 欢迎登陆泰安民生警务平台!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点击无障碍阅读
文化园地  

【民警原创】膏方节

发布时间: 2023-11-10

周六,我带着家人去白佛山游玩。刚到山下,就看到空地广场上摆放了许多中医药宣传栏、切割机、熬制机、茶饮机等,有两排医生正在义诊,前来参观体验的群众络绎不绝,有的专家那排了足足十几米的长队。

我看到条幅上写着“杏林惠民”,原来当天是当地中医院一年一度的“膏方节”。提及膏方,我知之甚少,能想到的也就是草药汤和膏药。如今能亲眼看见膏药的制作流

程,我不由感到兴奋。

膏方,其实又称“滋膏”“膏剂”,最早始于汉代,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膏方以剂型为名,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在我印象里,熬制膏药就是在火炉上用砂锅煮草药。每年冬天,奶奶常常心口疼,她去找村里的老中医寻来药方,然后搜集草药熬汤。我深刻记得当时药方里竟然还有一方是煎蚂蚁,年幼的我对此感觉不可思议,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在现场,我看到有的医护人员正在切白芷、陈皮等,还有的医护人员在熬制膏药,封装好的免费发给群众。我听旁边坐诊的老中医讲解关于“膏”的多重含义,受益匪浅。他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四季皆可服用膏方调养,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所谓‘膏’,以物而言,则油脂为膏;以形态而言,则凝而不固为膏;以口味而言,则甘美滑腴为膏;以内容而言,则物之精粹为膏;以功用而言,则有滋养高润之作用;以药效而言膏可疗疾。”

听完老中医的讲解,我忽然回忆起曾经在历史书中看到的医学知识。书中讲解了中国古代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还有《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这些医书,这些医书是古人沉淀下的知识经验,堪称“医学宝藏”,对中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自古传承下来的经典巨著。

膏方的好处很多,既能补虚扶弱,又能抗衰延年、防病治病。同样,它的制作工序也比较烦琐,需要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没有几分耐心是熬不了膏药的。

小时候我看过奶奶浸泡中草药的过程,她将配齐的药料统统放入刷干净的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浸泡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再加入适量的水,浸泡24小时。奶奶浸泡中药的方法和现场中医介绍的方法是一致的,由此看来,中医药在民间是广为流传的,深受百姓信赖。奶奶熬中药一般熬成汤就服用了,有时头天熬剩的药渣,第二天再熬了喝。

我对中药的认知停留在“熬”上,对于专业的名词“煎煮”半知半解。熬制膏方的中医介绍:“煎煮其实就是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转为微火,再煮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上火煎煮,煎法和前面一样,然后再重复,等到草药的气味淡薄,滤净药汁后就可以将药渣倒弃;然后将前面的药汁混合,静置后再沉淀过滤,药渣越少效果越好;下一道工序就是用大火煎熬,让药汁变稠厚,然后再改用小火熬,使药汁浓缩,同时不断搅拌以防粘底烧焦;浓缩完收膏,放入冰糖或蜂蜜,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中药膏方是技术的沉淀,也是文化的传承,它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宝藏。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