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和同事乘车到东平县老湖镇凤凰家园社区走访。八百里水泊的遗存水域就在老湖镇,从县城到老湖镇约半个小时的车程。短短的半个小时,如同经历了两个季节,前面还是燥热的蒸笼,下车直接进入了凉爽的“冰窖”。
值得一提的是路上的风景,马路两边的坑塘里,开满了荷花,有白的、粉的,离湖越近空气越清爽,荷花也越多。湖里泛起的涟漪、一望无垠的莲叶、亭亭玉立的荷花,让人眼花缭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就是这番景象吧。
凤凰社区的对面是东平湖,坐在小区里,一阵风吹来,便能闻到湖里的腥味。社区的百姓以老年人居多,其中有一户住在一楼的老太太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常年独居,经常坐在社区广场上挑绿豆,听村干部说,这位老太太喜欢煮绿豆水,常常熬一桶绿豆水,提到社区广场,送给过往的邻居和路人喝。
果然,我们刚走到广场,就看到有几位坐在槐树下乘凉的老年人,其中就有熬绿豆水的老太太,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过去,盛绿豆水给我们喝。老太太夸赞绿豆真是好东西,解渴又解暑。与其说是绿豆水,不如叫做绿豆汤,我看到碗里有一层层鹅黄色的、退了皮的绿豆,熬得时间久了,绿豆开了花,就和一朵朵桂花一样,盛夏暑天于树荫下喝一碗,真是解渴又解暑。
我从凤凰社区回到单位后,一直在回味绿豆汤的清香。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儿时跟随母亲摘绿豆的一幕。
小时候,我家里有一块五分的自留地,在一个不算高的坑崖边,自留地土质不好,形状也不规则,周边是几棵高大的枣树,枣树几乎遮挡了太阳的光照,自留地只有在下午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沐浴。
母亲喜欢种绿豆。她说,绿豆成本低、卖价高,从入了暑天就可以陆陆续续采摘了。成熟的绿豆不怕晒,几天的时间,绿豆荚就变成黑色的,变黑了就代表绿豆成熟可以采摘了。每隔几天,母亲就要去地里寻找黑荚的绿豆。绿豆成熟之后,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很容易引起豆荚炸裂,绿豆就落进地里了。庄家人是舍不得浪费粮食的,每年暑假,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要跟随母亲去地里摘绿豆。
绿豆棵不高,也就五六十厘米,绿色的茎叶,豆荚像把小伞长在茎的周围,倒是很方便人们采摘。母亲特意编织了两个蓝白相间的篮子,我和母亲一人挎着一个穿梭在绿豆地里。我看到黑色的豆荚兴奋不已,就像寻到宝贝一样。我那年刚满10岁,个头不高,站在绿豆地里正好,母亲可就没那么幸福了,她弯着腰寻找黑豆荚,时不时就要直起腰来歇歇。
摘绿豆还算是有趣,剥绿豆才是枯燥无味的工作。晚上在大门口乘凉,母亲总要端一簸箕绿豆荚,一边和邻居婶婶们闲聊,一边剥绿豆。一根豆荚里面躺着六七粒绿豆,圆圆滚滚的,中间有条白色的细纹。
夏天的饭桌上,母亲熬的最多的就是绿豆汤,绿豆汤清淡爽口、醇香无比。绿豆营养价值高,绿豆皮用处也很大,母亲用漏勺把漂浮的绿豆皮捞出,摊在屋顶晒干,然后装进缝好的枕套里,一个豆皮枕头就做好了,我家枕头大都是绿豆皮的,枕上透气又舒服。
后来,母亲跟着我住在了县城,家里的自留地就一直种些容易收割的玉米、麦子,不再种绿豆了。女儿出生那年,母亲去超市,买了一袋子绿豆,给女儿做了个小枕头。现在超市售卖的枕头多种多样,有荞麦枕、小米枕、茶叶枕、乳胶枕等,可母亲总说没有自己亲手煮晒的绿豆皮做的枕头实在。
暑夏漫长,一碗绿豆汤凉爽了我们的身心,它是人间美味,也是童年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