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依法治市办:
2024年以来,市公安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泰安建设的部署要求,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法治公安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全市公安机关行政复议被纠错率连续3年下降,市局法治建设考核连续2年列全市第1名,“116”执法培训机制等多项工作受到中央、省、市领导肯定,《人民公安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法治公安建设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一是高位部署,强力推动。市局党委先后7次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公安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副市长、公安局长窦清波同志多次作出批示要求。2月21日,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议,5月9日,召开全市法治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及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细化分工,任务驱动。制发《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年实施方案》,明确各地各警种职责任务、工作时限,有针对性制定工作措施,形成任务、责任、措施三种清单,驱动工作落实。三是上下联动、齐抓共进。各级公安机关将开展“法治公安建设年”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领导班子包保机制,定期督导检查,加强统筹指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二是坚持依法治理,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一是精确实施依法严打。全市违法犯罪类警情同比下降13.8%,刑事立案、查处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7.7%、12.8%,盗窃犯罪同比下降30.4%,刑事案件破案率居全省第一,保持电诈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电诈犯罪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4.2%、14.1%,资金预警劝阻、涉案“两卡”治理、重点人员管控劝返等反诈重点工作成效居全省前列。二是精密推进整体防控。深化“泰网”大巡防,做强便衣巡防队,救助服务群众3.3万余人,现场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06人。大力推进义警组织建设,“泰安义警”队伍突破10万人。加快推进社会治安感知体系建设,“天网工程”视频资源、智能感知前端分别达到12.7万路、1.5万路,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智能感知前端占比超70%。创新实施警情变化趋势发布机制,指导属地精准打防,全力降警情、控发案。三是精准整治风险隐患。开展夏季治安巡查宣防等集中清查行动6次,检查各类场所3万余家次,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6人。侦办黄赌类案件2000余起,在全省暗访检查中,我市是涉黄赌问题场所最少的地市之一。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道路交通一般程序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3%、6.1%、9.1%。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规范执法品牌。一是创新执法主体培训机制。针对新法新规、新型犯罪案件侦办、调查取证、复议诉讼等重点内容,创新实施“构建一个体系、完善一个模式、推进‘六项’提优工程”的“116”执法大培训工作机制,全市累计举办举办执法培训200余次,受训执法民警5200余人次,经验做法获省公安厅董晓飞副厅长批示肯定。二是创新执法风险预警机制。创新研发“执法办案风险预警系统”,围绕警情分流、受立案、强制措施、侦查取证、案件处结、特殊身份人员报送等19个风险点,设置57个防控预警点,自动比对数据,实时向主办民警和单位负责人推送预警信息,实现由“传统人工催办”到“智能系统预警”的转变,最大限度防范执法问题产生,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三是推动“检警衔接”机制走深走实。持续深化检察、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市县两级检警协作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每月一次到基层执法办案单位开展督导调研,每周召开一次例会,研究执法工作,特别是对重大复杂案件,及时会商研判,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和证据要求,有效预防执法风险。2024年以来,各级检警协作机制共参与办理案件180余起,研究解决各类执法问题160余个。
四是坚持主动服务,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靠前服务重大战略。深化落实服务发展“双15条”措施,用好警企常态联络机制和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共走访企业1400余家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件。扎实开展“鲁剑2024”“昆仑2024”等系列专项行动,立案侦办经济犯罪案件259起,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涉众型案件发案总量同比下降44.4%。二是持续优化旅游秩序。深入开展旅游秩序优化提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等涉旅扰序行为105起,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917起。持续推进停车秩序治理,建设应用“泰山易停”智慧停车平台,为解决旅游城市停车难题贡献了“泰安方案” 。相关经验作法获评“2024年度全省公安机关优秀法治实践创新案例”。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完善“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流程,优化143项事项服务流程,推动缩短审批时间1016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近30%,185项只需跑一次、63项实现“零跑腿”。市政服务中心公安局窗口连续6年获评年度政务服务工作“最美服务窗口”。
五是坚持素质强警,全力锻造法治铁军队伍。一是深化法治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全警政治轮训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和专题述法活动,大力开展法制讲堂、法治实战技能比武竞赛、在线法律考试等法制教育培训活动。一年来,仅市级层面就举办专题轮训班70余场次,培训民警3900余人次,有效提升法治素养和执法水平。二是提升普法治理水平。对内围绕实战,对外送法上门,不断提高民警执法素养和广大群众法治观念,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市局在市直部门单位“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中获得“优秀”等次。支队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表彰为 “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是市直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科室单位。三是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泰山公安英才战略,持续落实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助考制度,深入开展“青蓝工程”培育计划,全市公安系统310名民警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49名民警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公安队伍整体法律素养显著提升。
2024年度法治公安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民警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等短板。下一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法治公安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执法突出问题治理为抓手,持续深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打造法治公安建设升级版,努力为法治泰安建设贡献公安智慧和力量。
泰安市公安局
2025年3月19日